发布时间:2013/7/19 本文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发布 编辑:温州晚报 浏览:6374
根据省治堵办的要求,今年市区1916个路内停车位将“还路于民”
本报讯 近段时间,不断有网友爆料,市区部分道路的泊车位突然消失了。昨天,这个消息得到了交警部门的证实:今年市区要取消1916个路内停车位,目前已取消715个。接下来,在市区雪山路、勤奋路、瓯江路、学院路、广化桥路、兴海路、六虹桥路和温州大道上还将逐步取消1201个泊车位,其中学院路(飞霞南路至府东路段)因汇集了三家医院,备受关注。
根据省政府五年城市治堵工作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加大治堵工作力度” 的指示精神,市区共有19160个路内(路面)停车位,确定今年要减少10%,即取消1916个停车位。
交警部门表示,取消停车位会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市区主干道上的拥堵路段、停车需求不很突出的、交通流量较大的、停车妨碍交通影响较大的路段,并在今后新建、翻修的主干道上不再安排路内停车位。
目前,市区部分主干道已取消715个路内停车位,分别分布于锦绣路府西路口非机动车道的43个,锦绣路北侧非机动车道(市公安局-王朝大酒店)的72个和望江东路(解放北路-环城东路)的50个和娄东大街两侧非机动车道停车位。车位被取消后,将用非机隔离栏进行分离,还路于民。
交警部门透露,8月初学院路(飞霞南路至府东路段)将取消300多个路内停车位,实行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而该路段聚集了三家大医院,每日人流密集,“原本稀缺的停车位还将取消”,这尤其引发了争议。
交警部门表示,附二医对外开放的停车位200余个,沿线路内停车位才69个。而附二医平均每天门诊量15000多人次,停车需求超过8000车次。
交警部门表示,这69个路内泊位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满足需求,而这些车位对道路通行却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决定取消,也希望通过此举让驾驶人能形成“医院门前无车位”的意识,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尽量由人接送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来就医。
据悉,市区机动车保有量42万多,现有停车位仅18万个左右。我市交警此举是为了执行省治堵办的硬性要求,而省里的这个规定是为了缓解城市主干道拥堵,同时倒逼当地政府多建停车场。
据悉,今年市区计划新增专用停车位15000个,截至6月底,已建成的专用停车位10180个,完成率为67.78%。此外,全市计划实施的地下空间开发项目180万平方米,其中不少于50%用于停车设施。还计划在市区新建原人民广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和居民区停车场(库)建设。
与此同时,我市启动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建设,对各停车场停车数据进行实时发布,引导司机实现便捷停车。根据计划,今年11月份将在鹿城区率先投用。
□本报记者 殷诚聪
本文摘自:温州晚报 2013/07/13 07版
原文链接:http://wzwb.66wz.com/html/2013-07/13/content_14763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