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医院动态 > 媒体报道
【温州晚报2013/06/10】张维溪: 让少儿不再承受 “会呼吸的疼”

发布时间:2013/6/11 本文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发布 编辑:温州晚报 浏览:6449

     

 

好医生专访

在儿科门诊当中,60%以上都是呼吸系统疾病。其中,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和病症,成了家长头疼的事,也是医生们一直在努力攻克的医学难题。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呼吸科中,有一批深受市民喜欢的名医们,在这人才济济的团队中张维溪是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

叶文耀 陈柔翔

病人接触久了,就成了朋友

别看张维溪长着一张娃娃脸,看病的本事可不小呢,要预约挂号至少得提前一周。2008年参加全国中青年医师儿童喘息性疾病病例诊断和治疗大比拼比赛,过五关斩六将,历时半年,最终荣获第一名。

当儿科医生累,在大医院当儿科医生尤其累。除了临床、教学、科研,他还身兼行政事务。周杰伦有一首歌叫《牛仔很忙》,我们的张医生也忙着赶时间,为了更多的病人和许多事务而忘我工作。看病限号,但经常会超额,人数太多,诊断的时间太少,他总觉得很歉意,对病人们说:一忙起来照顾不周啊!呼吸疾病大多是慢性的,许多患儿家属都要找他看病。时间久了,患儿家属也成了老朋友。有位网友在温州挂号网上留言:宝宝从两个月大初次咳嗽开始都是张医生看的。但我从3月份开始就很难预约到张医生,早上六点到医院也约不到,只能带孩子在一家小医院看,孩子疾病反反复复已经两个月了,前几天终于约到张医生看了,吃药三四天后,孩子感觉好多了。病人的这种信任,成了他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动力。

有足够的发言权,却非常谨慎

张维溪话不多,思维缜密,一说到儿童哮喘的诊疗,就很活跃,变得很生动起来。

哮喘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胸闷和气促。第3次全国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显示,温州儿童哮喘发病率约3.3%。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哮喘的发展。张维溪说,成年人哮喘多由儿童哮喘发展而来。因此,对哮喘患儿必须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早预防,才能及早临床控制。但家长们往往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视而不见,觉得孩子年纪大了,自然就会好,不用着急;二是过度治疗。儿童哮喘治疗需要长期、持续和规范,但是也要讲究个体化,有些5岁以下哮喘儿童间断咳嗽和喘息,并不需要长期治疗,或者仅需要给予3~6月治疗。

对于儿童哮喘,他有足够的发言权。他及其所在的团队提出摒弃婴幼儿哮喘这一诊断名称,将哮喘诊疗分为5岁以下儿童哮喘组、5岁以上儿童哮喘组和成人哮喘组。将哮喘预测指数这一概念纳入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儿科学》(2013年),用于预测3岁内喘息儿童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危险性。

哮喘毕竟是个棘手的、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面对难题,他越加谨慎。比如治疗效果出现不佳时,除了考虑患儿是否坚持治疗、吸入装置是否正确使用、过敏原是否注意回避等等。他认为医生还需要考虑自身的因素,是否诊断有所偏差,是否存在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胃食管返流等合并症影响诊疗等等。这种求真务实的医学精神,反而更有利于儿童病情的治疗。

让每一个儿童健康地呼吸

医学科学日新月异,逼迫着每一位医务人员都要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他感谢在美国3个月临床进修学习的经历,让他更加认识到关注和追踪国内外医学前沿领域动态的重要性。他非常注意学习和进行临床总结,发表了许多综述性文章和述评性文章,还担任专业书籍的副主编。他把许多业余时间花在科研探索上,主持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和温州市科技局课题等科研项目,参与的研究获得3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等等,其他荣誉不计其数。

其所在的科室被卫生部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这样的科室在我市仅有两家。荣誉的背后也意味着更多的压力,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为更多的病人解除痛苦。在这样的团队,大家团结协作,共同拼搏。精心呵护,自由呼吸是他们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心愿,希望每一个儿童都能健康呼吸。对于张维溪来说,不尚空谈,埋头苦干,或许这就是对病人最大的回报!

 

本文摘自:温州晚报 2013/06/10 12

原文链接:http://wzwb.66wz.com/html/2013-06/10/content_1455750.htm

首 页| 医院概况| 科室风采| 医疗服务| 大众健康| 医院动态| 信息公开| 科研教学| 党建风采| 员工版区| 医院邮箱
Copyright © 2014 wzhealth.com All Rights Resevered.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联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