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医院动态 > 媒体报道
【温州都市报2013/02/21】房颤患者中风率高,应尽早治疗

发布时间:2013/2/22 本文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发布 编辑:温州都市报 浏览:6675

u      专家视点

受访专家: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温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林加锋


问:哪些患者需要安装起搏器?

答:普通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可归纳为一句话,即症状性心动过缓,也就是各种非可逆原因所致的心跳过慢如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起搏器的适应症从传统的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拓宽为治疗某些快速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如体内除颤复律器(简称ICD)可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所致的猝死等。

此外,近20年来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器(即三腔起搏器,简称CRT)对收缩功能障碍性心衰伴心电图QRS波增快>0.12秒呈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有肯定的治疗作用。上述ICDCRT经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可以明显降低严重心脏病(心衰、心肌梗死后心衰)的死亡率。

然而,由于起搏器价格昂贵、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此认识不足等原因,目前国内需要植入患者比例严重不足。美国每年植入此类装置达25万台(人口总数3亿),而我国2012年植入不足5000台(人口总数以13亿计)。


问:装了起搏器之后,是否就一劳永逸?生活上要注意什么?

答:安装起搏器之后患者原先的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即可得到改善,但是患者仍需定期到医院门诊复查心电图及检查起搏器功能,优化起搏器参数。若患者在院外出现头晕、气短、乏力、胸闷等不适,必须到医院检查是否可能发生起搏器综合征,一旦确诊,需及早处理。

安装起搏器的患者生活中应尽量避免进入高压电磁场,保持手机与起搏器一定的距离(相距20厘米),避免起搏器植入部位受到剧烈的撞击以及严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另外因为起搏器有其最长使用寿命,患者需要定期门诊,检查起搏器功能、了解起搏器电池剩余使用时间。


问:房颤是怎么回事?有何危害?射频消融术适合哪些患者?

答:房颤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房颤时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可以达到100~160/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一般可分为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也称为慢性)。患者主要表现胸闷、心慌、气短、眩晕等症状,严重的可引起心力衰竭和中风。房颤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瘀滞而形成血栓,因此中风发生的比例是正常人的5倍。另外长期房颤可导致心力衰竭,增加死亡率(为正常人的2倍)。房颤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新型而有效的微创治疗技术,适用于绝大多数房颤患者,尤其是阵发性房颤的患者。


本文摘自:温州都市报 2013/02/21 C11

原文链接:http://dsb.66wz.com/html/2013-02/21/content_1396563.htm

首 页| 医院概况| 科室风采| 医疗服务| 大众健康| 医院动态| 信息公开| 科研教学| 党建风采| 员工版区| 医院邮箱
Copyright © 2014 wzhealth.com All Rights Resevered.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联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