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医院动态 > 媒体报道
【温州都市报2014/02/24】中医名方:小儿夜眠不安 可用安神方

发布时间:2014/2/25 本文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发布 编辑:温州都市报 浏览:5628

开方医师:

温医附二院中医儿科陈捷主任

组成:钩藤10克、白蒺藜9克、天麻6克、通草6克、淮小麦30克、酸枣仁6克、炙甘草6克。适合于3岁小儿

主治:夜眠不安的小儿十分常见,以1岁至3岁之间幼儿为多见。由于小儿夜间睡眠不安,使得小儿的其他状况,比如纳食、营养吸收以及生长发育也受到一些影响。对于小儿睡眠不安,中药可以起到稳妥的疗效。中医学称小儿睡眠不安为夜啼,相应的治法是温脾、清心、镇惊,相应的方剂是匀气散、导赤散和朱砂安神丸。这些古方可以用来引导医生开出现今的中医药处方。

用法:若是周岁小儿,则宜对半减少。

方解:钩藤具有清热平肝、熄风定惊的功效,常用于小儿惊惕不安等病症。天麻具有平肝熄风止痉的功效,常用于头痛眩晕、小儿惊风等病症。

小儿夜眠不安的治疗也有中成药可以选择,比如龙牡壮骨颗粒、小儿肠胃康颗粒等。其药物组成中有一些平肝安神的药物,比如龙骨、牡蛎、谷精草等。

家长还可以选择其他疗法,如推拿,简便易行,家长可以自行施治。推拿有摩腹、揉中脘、推三关、揉足三里等方法。

具体做法是:用温暖的手掌,均匀柔和地按摩小儿的腹部、四肢相应部位,能起到安神定志、疏通气血的功效。还可以选用中成药制剂敷脐,贴敷在脐中或腹部,进行均匀柔和的按摩。

对于小儿夜眠不安,家长还应该分析查找原因。常见的原因是:白天活动过度,过于兴奋,使晚上睡眠时惊惕不安;睡眠环境寒温调节不当,过于温热;新上幼儿园或者新上学,对新环境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生病以后生理状态受到影响还没有完全恢复等。

 

本文摘自:温州都市报 2014/02/24 B20

原文链接:http://dsb.66wz.com/html/2014-02/24/content_1600070.htm

首 页| 医院概况| 科室风采| 医疗服务| 大众健康| 医院动态| 信息公开| 科研教学| 党建风采| 员工版区| 医院邮箱
Copyright © 2014 wzhealth.com All Rights Resevered.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联科科技